题图来自:视觉我国
前语:天风商社刘章明团队于7月16-24日安排印度系列调研,深化New Delhi和Bengaluru,调研10家印度企业,访问莫迪政府参谋、印闻名企业家及数位我国企业驻印度高管,以期与出资者一起深化而客观地知道印度、了解印度、发掘印度出资时机。
印度系列文章共分为几个模块(继续更新ing),评论印度的经济布景、互联网工业、教育工业、消费工业,以及怎么出资印度。
印度是全世界最有开展潜力的国家!
二战后至今,印度曩昔是/现在是/未来依然是全世界最有开展潜力的国家。
这句话有正反两面,就好像印度这个国家给咱们留下的形象:对立。一方面,印度的开展潜力毋庸置疑,行将具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和优胜的劳作力人口结构(2016年中位数年纪:我国37.1岁,印度27.6岁),商场之大令人咂舌。印度在全球IT作业叱咤风云。
莫迪政府变革派风格深化人心;另一方面,印度种姓准则与宗教思维导演着数千年的阶层固化,文盲率高居不下,根底设施落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全世界最多(worldbank2014年数据显现,印度约有1.72亿人口生活在每天1.9美元的贫困线以下)。
印度的分裂与对立(下图为同一城市的两个零售商场),材料来历:天风商社
以印度的商业为例,咱们在班加罗尔这个新城里既通过了连水泥路都没有满是泥泞的露天商场,也在相距不远处路过了具有奢华品牌的高档商业广场。
咱们在德里的有钱人区看到了豪车,却发现在许多的路上连人行道的设置都没有,不是因为没有行人,而是因为没有在乎有行人这件事。而在孟买,有钱人的别墅与大片贫民窟仅一街之隔,却相互为安。
纵观印度的前史与经济开展,咱们以为印度的对立是一种长时刻的存在,这种对立让其既或许在一段时刻成为众矢之的,又有时机在另一段时刻被众星捧月。那么,咱们关于印度的困惑终究在哪,这种对立的存在终究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观念,言辞或略有偏颇,欢迎拍砖。
一、众矢之的
1.前史上印度的分裂
印度地点南亚次大陆,是重要的战略区位。印度三面环海,深化北印度洋内地,具有掌控印度洋的绝佳地舆优势。且印度316万平方公里的实控国土面积中,有1.6亿公顷犁地面积(仅次于美国1.97亿公顷,高于我国1.28亿公顷)。
在四大文明古国的提及中,古印度更多代表的是一个文明系统,而非一个一致的国家。在1947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前的近3000年前史中,印度人仅有1次全面一致印度次大陆,即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公元前324-前185年)。
后来的莫卧儿王朝(Mughal Empire,1526-1858年)归于穆斯林文明,是突厥人、蒙古人、波斯人等外族员一致印度的时期,且这个时期内部对立重重相互争斗,宗教与种姓抵触严峻国力非常微小。
而直到今日,印度内部各邦依然具有极强的自主权,虽然印度教人口占大都,可是穆斯林人口也现已抵达1.7亿,成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为什么在前史上,印度一向是分裂的存在,而没有构成大一统的安稳政治格式呢?
1.1 地缘视点
从地缘看,南亚次大陆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为兴都库什山脉,东部为缅甸密林,南部印度洋在前史前期构成天然阻断,而后期海洋文明的侵犯更多出于商业意图而非疆域的占有。
犁地等自然条件的优胜使得印度文明向周边扩张的动力极低,而身处亚欧板块内地的中亚文明的面对虎狼环伺,其紊乱又难以在侵略印度后进行根本性改造。
而一起,印度文明中心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并未像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相同构成强有力的地缘实力,更乃至于印度河流域从政治、文明上都成为了伊斯兰文明的部分,大大削弱了印度文明的实力,难以构成扩张,而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布景下,构成了邦国树立、各自为营。
印度的地缘环境,材料来历:国家地舆,天风商社
1.2 文明视点:种姓准则
我国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抵挡,而印度民众却安于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在于种姓。从法令视点其在1947年已被废弃,可是时至今日仍名亡实存,乃至于今日作为外国人,咱们通过调查其肤色和作业就能够根本无误地判别出其种姓。
种姓准则(瓦尔那准则)起源于约3000年前,雅利安人侵略南亚后,为确保少数民族能安稳控制大都,规划了严厉的社会等级准则。其间,雅利安人被归为婆罗门、刹帝利这两类高种姓,而其他印度黑人(达罗毗荼人)则被归为吠舍、首陀罗这两类低种姓乃至贱民。
种姓准则严厉规则一个人的社会位置由其出世决议,这以后代代都有必要从事规则的作业,不能恣意改动。其顽固性严峻阻止了印度社会阶层的活动,然后阻止了社会进步。
印度的种姓准则,材料来历:百度图片,天风商社
小常识 在后吠陀年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婆罗门教的典籍《梨俱吠陀》里正式提出四瓦尔那准则,即规则不同种姓的位置和权力:
1)婆罗门:主管宗教祭祀,
2)刹帝利:主管军事与政治;
3)吠舍:布衣,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有必要以捐献和交税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能够参加雅利安人公社的宗教仪式;
4)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非雅利安人,不能参加公社的宗教礼仪。前三种姓是再生族,意为下辈子仍投胎于人,首陀罗是终身族,即下辈子不必定为人。
种姓准则能以千百年连续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根深柢固在宗教思维中的转世轮回与因果业报说,将人们的期望引向来世,排挤任何抵挡与进步,精力麻木公民群众,使得受压迫者安于现状、完全奴化。
此外,现代印度以言语准则作为区分邦界的规范,宪法认可全国1652种方言中的24种为官方言语,这样的区分阻止了邦间公民的沟通、劳作力与交易活动,使得大一统难度进一步加大,中央集权难以代替当地世袭贵族和祭司在公民心中的位置。
特别是低种姓人群对国家简直不存在认同感,或许说其对本身的民族和宗教的认同感强于国家认同感,因此,怎么完成实在意义上的一致国家,是印度政府的难题,GST的变革是一个部分,而文明和认同感上的一致或许才是重中之重。
印度的地舆区分:按人种和言语,材料来历:国家地舆,天风商社
小常识 虽然公元前6世纪,在寻求信仰自在和宗教解放的思潮下,古代印度史上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特别是诞生于该时期的耆那教和释教,构成闻名的“沙门思潮”,坚持思维自在,对立婆罗门教及其种姓准则。可是却没有根本上损坏种姓准则的根基,新控制者更多仅仅在高种姓里添加进自己民族的亚种姓。
地缘、阶层、种族、宗教、言语等多种要素搀杂交错在一起,使得印度一致与工业化路途相较我国反常困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看到虽然上世纪80年代,两个国家的起点根本类似,乃至印度因为英国殖民留下的根底设施原因条件状况还更优,可是却拉开了巨大距离的原因。
二、众星捧月
从1947年印度独立开端,特别是从92年印度的变革开放开端,其就一向遭到全世界的重视。叠加近年来我国经济速度下行,而印度经济增速在做了必定的GDP调整后直接迎面逾越后,印度更是招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本钱、媒体无不关怀这个国家,乃至于吹捧这个国家。
1.印度的人口盈利
而一切的评论中,非常重要必被提及的一点便是人口盈利。印度的人口数量盈利并不需求有任何质疑,依据世界银行计算显现,到2016年底,印度人口13.24亿,相较我国人口13.79亿仅相差5500万人,在可见的5年后,印度人口将远远逾越我国。且印度的人口结构非常良性,呈现金字塔式的结构,劳作力人口充分,年纪中位数仅为27岁。
2016印度与我国人口结构比照,材料来历:Worldbank,天风商社
从总生育率比较的视点看,2014年印度人口总生育率为2.43,挨近我国1990年左右的2.34人水平,大幅度领先于当时首要发达国家和我国。我国现在仅为1.56人,低于人口代际替换所要求的2.1人。
从我国的开展史中,咱们深刻地感遭到了开展潜力与劳作力人口盈利之间的正相关联络,因此,当时从人口数量盈利视点判别印度未来增加潜力将远逾越我国是根本毋庸置疑的。在文章的下一个部分,咱们来进一步评论人口质量盈利。
世界首要国家总生育率比照(单位:人),材料来历:世界银行,天风商社,注: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妇女在15-49岁的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均匀的生育子女数
2.印度近20年增速的光辉被我国所掩盖
许多观念以为,曩昔20年印度经济坚持较高增加,仅仅在我国的高速增加掩盖下光辉稍稍显得弱小。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现,印度2000-2016年的17年间均匀GDP增速为7.3%,其间2014年未7.5%,2015年为8%,2016年为7.1%。
在GDP构成上,农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23.9%下降到2016年的17.4%,同期工业比重从31%进步至28.8%,服务业由45.1%进步至53.8%,可是同期制造业却从18.1%下降到16.5%。
印度GDP增加将进步居民生活水平缓消费开销,然后为消费和互联网等作业开展供给根底。
中印GDP及其增速比较,材料来历:Worldbank,天风商社
可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时点,世界本钱特别着重印度的价值呢?私以为原因在于表里两个方面:
1)对内部而言,虽然居民生活水平缓成年人识字率依然较低,可是相较上世纪80年代现已有了明显改进,本届政府变革动力强,废钞与GST变革开始证明了该届政府落地才能。(莫迪是强者,可是千万不要仅仅说因为莫迪是印度的邓小平,墙外随意google看看拉奥政府和辛格政府时分媒体是不是相同用印度邓小平来烘托)。
2)外部,其实或许是愈加重要的一个要素,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另一个国家我国的经济增加呈现必定瓶颈,而一起在很多消费品方面遍及率现已抵达较高水平,边沿商场萎缩。以手机为例,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遍及率约58%,而印度智能手机遍及率为17%。就增量商场而言,印度以其人口优势成为当时全球最受瞩意图新星。这也是为什么咱们在近2年看到苹果、三星、小米、OV、华为、中兴等纷繁印度建厂的原因地点。
2016全球智能手机遍及率,材料来历:Pew Research Center,天风商社
三、对印度的困惑
1.人口的质量盈利
官方数据显现,现在印度的劳作力人口约8.5亿人,其间实践作业的劳作力约5.19亿人(且留意印度有很多的作业是会被拆开然后分给更多的人,例如咱们的大巴司机有2位,一位开车,另一位maybe是在看路;例如酒店的作业人员无比之多,深夜抵达酒店发现门口迎宾有3位,担任安检有3位,前台有5位,按电梯的有1位)。
实践劳作力人口与劳作力人口距离较大的原因在于乡村人口和妇女的作业参加率的问题。而且,即便在Delhi和Bangaluru的街边,也能够看到不少青年男性在游荡,听说这一现象在其他城市愈加遍及。
咱们以为乡村人口与女人无法参加作业的原因或首要在于根底教育未遍及,文盲率过高的状况导致。与我国开国后就大力开展责任通识性教育不同,印度愈加重视高等教育,而疏忽了根底教育对人的根本技术的改造。
以下是政府关于识字率的计算。咱们能够看到,2015年印度成年人口全体的识字率为72.23%,远低于我国96.36%水平,且据与多名印度政府及商界人士评论,在计算识字率时,只需能用随意一种文字写出自己的姓名就能够被认定为识字(所以印度有近30%的成年人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心好累);而女人识字率则更低,只需62.98%。
而且,印度宪法在1950年1月即提出规则对14岁以下儿童供给8年责任教育,在法令提出的第65年后,印度的识字率依然只需72%。此外,另一点让笔者不行了解的点在于,咱们询问了至少4名政府相关人员,皆表明不知道印度是否存在责任教育准则。
印度识字率状况及与我国比照,材料来历:Worldbank,天风商社
而关于印度比我国更具有爆发性的另一个人口理由是印度的官方言语是英语。前文中咱们评论到,国家宪法认可全国1652种方言中的24种为官方言语。
至于是否有很多熟练把握英语的人群,其实国人误解反而较大,Wikipedia数据显现在印度,说英语的人群约1.25亿,占总人口份额12.18%,只需0.02%将英语作为榜首言语。
而Quora上高票答案以为,印度能够流利听说读写英语人群占比约2%,其他8%人群 can merely understand simple English and speak broken English with an amazing variety of accents。考虑到我国将英语列为重要学科已曩昔这么多年,咱们在英语方面相较印度的下风或许并没有骇人听闻的那么大。
印度把握英语的人群计算,材料来历:Wikipedia,天风商社
评论人口之余,多提一句印度的民主。知乎和Quora上都有一些风趣的评论,虽然从犯罪率、儿童健康率、空气污染、GDP、工业产出、出口质量等视点看,我国都是碾压印度。
可是,只需每次一上比照,印度人就会说“We have freedom”,以民主与自在来完结论题。实践上,民主关于一个未脱节赤贫的国家而言终究是功德仍是坏事,咱们很难去界定,仅仅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看,私以为在根本生计安全没有得到确保的时分,笔者或许无法神往自我完成需求。
咱们在和印度政府人员评论时曾提及底层公民的生计与经济来历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是不需求啊,他们活的很自在很高兴,所以他们不需求那么多钱,他们也不需求房子,不需求……。(好吧,你赢了)
或许在我国人的眼里,自古以来心里的呼吁都是:何故立国?曰富。何故制夷?曰强。何故致富?曰在治人。因此,在人口质量盈利方面,笔者存在必定的质疑。
2.第四次工业搬运
当时莫迪政府提出的“Made in India”与1992年拉奥政府“Invest in India”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992年拉奥政府撤销许可证准则、鼓舞FDI带来了印度经济颓势的改变,而2014年后的莫迪政府亦在向着变革开放的路途上继续前进,仅仅这一次愈加着重制造业的开展,提出到2022年制造业占GDP比重要从现在15%左右水平进步至25%。
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材料来历:Worldbank,天风商社
理论上,印度很多的年轻化劳作力人口应当被作为劳作密集型工业搬运的要点区域,可是为什么咱们看到很多劳作密集型工业依然留在我国,或是搬运至东南亚越南、孟加拉等国,而没有搬运至印度?商人的趋利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什么没有挑选印度?这是咱们需求考虑的关于人口数字背面的问题。
答复这个问题前,咱们先看二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三次工业搬运:
1)1950-1955年:从美国搬运到日本
2)1965-1970年:从日本搬运到四小龙
3)1980-1985年:从四小龙搬运到我国大陆,1980-1998年期间,四小龙的出资占我国FDI总额的74%。
在这个进程中,美国作为劳作密集型产品中心的周期约10年,日本约20年,四小龙约20年,我国大陆约30年。工业搬运是全球竞赛的成果,因为科技的开展对工业搬运意图地亦提出更高的要求:薪酬水平低、劳作出产率高、搬运成本低。工业搬运是必定的成果,那关于国内的劳作密集型工业而言,下一步挑选在哪里呢:
1)国内搬运:从滨海到内地;
2)向东南亚搬运: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尼等;
3)向南亚搬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印度的优势在于:很多的劳作力和潜在的大内销商场。依据Invest India给出的数据显现,现在我国劳工的均匀薪酬是印度的1.5-3倍,可是印度的劳作力没有通过根底教育和练习,言语差异大,导致在很多部分的劳作出产率方面,我国是印度的3倍多。因此,必定程度上看印度较我国现在而言并不具有明显的工业搬运的优势,可是如若劳作出产率进步,这种搬运或将是一个必定的、早晚的进程。
印度与我国的薪酬差异,材料来历:Invest India,天风商社
3.印度的商场鸿沟
固然,印度有着杰出的增加潜力,且在2012年以后又从头进入了高增加周期,可是并不意味着印度能够逾越经济周期,并不意味着今日的印度便是2000年的我国。
我国80年代后经济开展中,对外出口和出资的高速扩张起到了非常要害的效果。出口的增加得益于有利地势、有利地势、人和。20世纪70年代,劳作密集型工业首要散布在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
因为这4个国家人口有限,敏捷呈现劳作力缺少、薪酬水平快速上升,因此将劳作密集型产品搬运到大陆出产。国内很多的剩余劳作力(完成了根底通识教育,具有必定技术的很多剩余劳作力)使得相对薪酬在适当长的时刻内安稳在较低水平。出口为国内供给很多工作时机,一起也进步了人均收入,工业晋级拓宽鸿沟,带来新的商场和增加时机,然后延长了我国的增加周期。
而印度近年来经济增加的首要原因:1、许多区域存在极度缺少经济,2、撤销一些准则束缚后,合情合理地呈现经济增加点,3、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关闭经济。那未来呢?也便是这样一个问题:
在调研进程中,咱们最为困惑的问题在于:印度的商场终究有多大,商场鸿沟终究在哪里?
因为印度社会分层极端严峻,2016年乡村人口8.85亿人,占比67%。而依据政府机构Invest India发表的相关数据显现,约88.6%的劳作力生活在乡村区域,均匀薪酬明显较低。
曩昔印度政府曩昔大力开展高科技工业,而高科技工业的问题在于不能解决印度近90%民众的工作问题,因此国内的消费商场就难以扩张,导致印度商场的鸿沟取决于前10%人群的消费商场鸿沟和后90%人群的极度缺少商场的鸿沟。
所以如若印度商场不能促进很多有用工作,不能翻开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印度遭受商场鸿沟或将很快到来,而经济增速亦不能打破经济周期。这便是咱们的困惑地点。
印度的社会层次,材料来历:Invest India,天风商社
跋文 :
在调研回来的当下,印度股市创出20年新高,商场一片赞许与唏嘘。笔者在写这篇陈述时期望自己能够做到客观,而不带个人心情,可是好像并没有做到。
这是一个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乃至于在一条街上能够一起看到天堂和阴间。存在的便是实在的,增加是实在的,落后也是实在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在的,另一部分人依然生活在低种姓的阴私自也是实在的。商场宽广的空间是实在的,极度缺少商场的鸿沟也是实在的。
孤陋寡闻无法想通一些问题,因此在上文中以期讨论。在本系列的后边几篇中,咱们将更多从调研的作业与公司切入,先概览作业再介绍公司,尽量客观复原。存在即实在,放下傲慢与偏见,咱们寻觅参加这个国家出资的时机,也便是咱们反思我国且寻觅这个出资的时机。这是咱们的意图。
【钛媒体作者:文/天风商社高档分析师,张璐芳18817312732,如需转载请联络作者并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重视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许下载钛媒体App